我認為 Rode Wireless Go 是目前相當主流的一款藍芽無線麥克風,開機自動配對。此麥克風同時支援 USB-C 與 3.5mm TRS 的聲音輸出。可以接相機,電腦,甚至某些具有 3.5mm aux in 的藍芽喇叭。但有時候接相機的時候還是難擔心自己有沒有用的最佳的設定。這款麥克風其實蠻貴的 (接近 10000 TWD),如果沒有用到它的價值,總覺得感到不划算。

值得注意的是,預設有三種 Gain 的程度可以調整 ,中間的三角形填滿比例越大,輸出的訊號也越大,就會比較大聲。建議先從最小的開始測試 (按下左邊的 db 按鈕可以做 -24/-12/0 db 的切換)。理論上最佳的設定會是盡可能調大,並確保最大聲的時候也不會爆音 (紅色區打到全滿表示爆音) 。通常大聲講話能到到整條的 2/3 就差不多。聲音太小有機會拯救,但爆音真的救不回來 (黑科技 AI 可能有機會)。如果真的不確定會不會爆掉,還是先條小聲一點再來後製會比較好。

兩個按鈕同時按住三秒,可以切換 split/merged mode 。使用 split 模式,若發生意外導致有一人因為麥克風沒戴好,有比較小聲的問題,會比較好救援。如果有時候只有單人錄音,只需要開一隻麥克風,切換至 merged mode 就好了,後製就不用花功夫分離的左右聲道音軌了。
Rode 官方出的電腦軟體 Rode Central ,根據各家相機廠牌,推出了適合的 Gain 設定與相機音量調整教學。目前支援 Windows 跟 Mac 。順道一提,這個軟體也可以拿來安裝更升級麥克風的 firmware (三個元件需要一起更新到同一個版本,否則可能會不相容)。

此頁面需要連接 RX (Receiver) 才能顯示。Gain Mode 可以選擇 Camera ,再選擇對應相機的 Preset 。此外,也有針對一些相機出了 PDF 的詳細文件教你怎麼調整相機音量。舉例來說這是我目前使用的的相機型號 M50 的對應文件。

如果很不幸的,相機型號沒有包含在 Rode 推出的設定檔內,我也找到 Rode 官方推出的最佳麥克風音質指南。以下是通用的調整原則。
關閉相機自動音量模式
自動音量模式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可能造成音量忽大忽小,不適合放在距離已經固定的 Rode Wireless Go 。
相機音量建議關小
Rode 建議將相機音量關小一點,原因是 Rode 不信任相機廠商對音訊處理的能力,擔心音量開太大,雜音也會被放大。要開大的話,建議優先開大 Rode Wireless Go 的 Gain ,不要用相機內建的。
測試
不管是使用相機內建的耳機孔 (如果有的話) ,或是先錄一段影片來測。如果沒有測試的話,就直接開拍是相當危險的。
我個人的設定 (搭配 Canon M50 相機)
個人測試後,我並不滿意官方推薦的那個設定。在上述的官方 Rode Central 的建議設定中,他建議我調整到在麥克風 Gain 調整到 -6 db ,並在相機錄音音量調整到第 4 大格。但我實際測試後這樣是會噴的,當我把麥克風拿到離嘴巴相當近的時候,用一般音量講話就會爆 Gain 了。
因為 Gain 爆了就是爆了,幾乎救不回來,我無法承受這個風險。相比之下我寧願多花一點後製處理的功夫,或是多一點雜訊,到時候再來降噪也行。於是我把麥克風的 Gain 調整到 -24 db ,相機的錄音音量調到第 1 格。這樣幾乎就不用擔心會爆了。如果可以確定是要掛在衣服上的話,也確保附近不吵雜,不會拿到離嘴巴很近的地方,可以把麥克風調整到 -12 db 。
Leave a Reply